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真的都不愿意结婚了吗?这里有超4万份有效问卷,告诉你答案……
本文转自:
公号:KnowYourself
公号简介:帮每个人学会幸福生活。
KY作者:罗勒
最近,民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第一季度的结婚人数同比下降了5.7%,为301.7万对。这是自2013年以来,结婚人数连续第5年的下跌。与此同时,离婚人数也连年增高。
(图1,数据来源:《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离婚纠纷》)
似乎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婚姻,变得越来越像个“谜”。
大家困惑于婚姻到底意味着什么的同时,也似乎变得更不愿意为“婚姻”而妥协自身。不仅如此,无论身处“围城”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婚姻其实并不牢靠,它既无法成为安全感的来源,也不是幸福的保障。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真的都不愿意结婚了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而那些离开一段婚姻的人,又是为什么离开的呢?究竟是婚姻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前几天我们邀请大家一起来参与这个关于婚姻的调查,问了大家对于婚姻的看法与期待,也问了大家未走进婚姻或离开婚姻的原因。这次的调查最终收到了超4万份有效问卷,其中90后占69.7%,80后占26.3%,还包括了一些00后、70后,甚至还有一些60后们也参与了此次讨论。
(图2,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一起来看看大家是什么说的吧。
1 大家为什么不结婚?
在KY的此次调查中,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共有38381人,其中结过婚(包括初婚、再婚、复婚、离婚、丧偶)的人仅仅占13.2%(结婚率,指“结过婚的人数”占“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总人数”的比例,下同)。
根据我国民政部(2017)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办理结婚登记的人的年龄都集中在25-29岁,这也是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的“适婚年龄段”。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登记结婚的高峰年龄段,已经比2012年之前的整体推迟了5年。
而在KY此次的调查中,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近2万人,其中有90.3%的人未婚(即,从未结过婚)。
不仅如此,与此前新闻报道中所猜测的类似,相对而言,高学历人群的结婚率更低。在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人中,本科学历的人的结婚率仅为11.8%,是四组人中结婚率最低的,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的结婚率为35.3%,为四组人中最高。
(图3,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大家究竟为什么不结婚呢?
关于为什么没有结婚,达到法定婚龄的人们给出的原因中,最突出的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64.3%)与“不明白婚姻对我意味着什么”(35.4%)。
(图4,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除了问卷中列出的8个原因之外,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些原因而没有结婚:
担心婚后留给个人发展(包括事业、智识等)的时间与空间变少,“想要先找到自己,再结婚”;
因为父母或周围人婚姻的不幸而担心自己可能无法获得幸福,“没有看到过成功的案例,不想因为结婚让自己的生活面目全非”;
同性婚姻尚未合法;
……
而在这些原因的背后,很可能是人们对于婚姻“期待”与“看法”的改变。
1)人们对婚姻的期待正在变得更复杂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Andrew J. Cherlin曾指出,人们的婚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制度婚姻(Institutional marriage)。在1850年以前,人们对于婚姻的期待,主要停留在基础的物质需求上,比如两个人的结合能够共享社会资源、实现衣食无忧、繁殖后代。在那个时期,爱与亲密是婚姻的附加奖赏,而不是主要目的。
·友伴婚姻(Companionate marriage)。从1850年到1965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健全,人们对于婚姻的需求重心逐渐转向了亲密和性。人们在婚姻中,开始注重“爱与陪伴”。
·自我表现婚姻(Self-expressive marriage)。1965年至今,人们则越来越多地希望在婚姻中获得除了亲密之外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成长的机会。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婚姻看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阶段的婚姻是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说的。现实中,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制度婚姻与友伴婚姻也仍然大量存在。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可能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叠加的关系。
正如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Eli Finkel在《婚姻的两极化》(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一书中提到的,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对于婚姻中另一半的期待,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我们希望婚姻中彼此能相爱相惜,我们也希望对方/这段婚姻能够帮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希望在婚姻中找到(做)更真实的自己”。
在这次的调查中:
·超过76%的人认为婚姻中双方是否相爱是非常重要的;
·更有近80%的人认为双方能否在婚姻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也仍有超过40%的人期待双方的结合能改善经济与物质生活。
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的确对于在婚姻中获得爱与成长有着更高且更多的期望(在期望的四个方面上均显著高于其他世代)。
(图5,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正处在结婚年龄的他们很可能因此迟迟没有走进婚姻,而这也许会是为什么近年来民政部统计的结婚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注:民政部统计的结婚率=当年结婚次数/当年平均人口总数*1000‰)。
另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在这四个方面的期待也都显著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人(p<.001),而这也可能是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结婚率越低的原因之一——他们对婚姻的期待更复杂,可能也更难找到符合自己期待的人。
我们期待在婚姻中获得爱与个人成长,同时也包括一些基础物质生活的保障。
而更复杂的期待,恰恰可能让“找到一个合适对象”这件事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试想一下,当我们寄望于同一个人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时,找到这样一个各方面都符合期望的“合适对象”的难度是否就更大了?
还有人表示,与“期待太多”相反,“自己并不期望从婚姻中获取任何东西,却也反而也因此没有什么动机结婚了”。
2)婚姻,不再被看作人生必需完成的任务
我们曾在“爱情需要承诺,但承诺不一定是婚姻”一文中,提到过社会对于婚姻的制度化建构——“婚姻”被建构为“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人生任务”,“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真爱的唯一最终归属”。而这些关于婚姻的看法曾经是这个社会默认的秩序规则。
但在当今这个时代,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些曾经约定俗成的东西。甚至有人在调查中明确表示,“婚姻就是一种社会建构,不相信这种契约形式”。
从不同世代的人是如何看待婚姻的,我们也可以更完整地了解整个社会对婚姻看法的变迁。年轻一代结婚率下降的原因,从中也能窥见一斑。
(图6,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80后、90后、00后们,包括目前处在所谓“适婚年龄”的人,比起之前的几代人,更加不认为“婚姻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或“即便一个人事业有成,如果他/她没有幸福的婚姻,那人生也是不完整的”,或者“唯有结婚才能让彼此的感情更有保障”,抑或“两个相爱的人,只有步入婚姻才是美好的结局”。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认同“婚姻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婚姻是真爱的归属”(p<.001)。
(图7,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当婚姻不再是必需品,婚姻不再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婚姻也不再是真爱最终唯一的归属,那么婚姻是什么呢?就像大家在调查中所表示的那样,我们开始对婚姻感到迷茫、不明白婚姻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开始将更多其他人生目标放在首要位置上,于是,也就会有更多人不打算在这样的时刻走进婚姻。
2 很多人正是为了追求完美婚姻 才离开了婚姻
在此次参与调查的人中,总体离婚率为3.6%,即“离过婚的人数”(包括离婚、复婚、再婚的人)占“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总人数”的比例(下同)(注:不同于与民政部的计算方法,年离婚率=当年离婚次数/当年平均人口总数*1000‰)。
与美国的离婚趋势类似(Raley & Bumpass, 2003; Wilcox & Marquardt, 2011),我们发现“受教育水平”与“离婚率”之间大体上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尽管硕士以上学历的离婚率略高于本科学历的,见图3)。
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水平更低的人可能会面对更多生活的艰难。当他们为了生计疲于奔命时,很可能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维系与经营婚姻(Schoen, Rogers, & Amato, 2006)。另外,也有学者认为,这还可能是由于他们相对更缺少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婚姻也因此更可能在面对矛盾和挑战的时候破裂(Holley, Yabiku, & Benin, 2006)。
那么,大家会因为什么而离婚呢?
在所有的离婚原因中,“双方无法相互支持、共同成长”(55.5%)和“缺乏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52.2%)成了大家离开一段婚姻最重要的原因。而这也恰恰体现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婚姻期待的变化——我们不仅仅在婚姻中寻找爱,我们也希望在婚姻中获得自我的成长,获得更多的东西。
(图8,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这一代年轻人似乎更不愿意仅仅为了维持“婚姻”这个形式本身而“将就”。正如学者Amato等人(2007)所指出的,这个时代的离婚,很大一部分并非由虐待或严重的冲突所致。
这或许,也与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与看法有关。一方面,人们对婚姻,或者说对另一半的期待变得更多,也就更容易因为某些方面的期待落空而选择离开一段婚姻。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是否离过婚”与人们“是否认为即便事业有成,如果没有幸福的婚姻,那人生也是不完整的”呈显着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能正是由于对完美婚姻的渴望,一些人选择离开了原来“不够完美”的婚姻。
此外,很大一部分的人表示,选择离婚与一方或双方的原生家庭(双方父母)对新的“核心家庭”(小夫妻)的过度介入有关。比如,有参与者在离婚原因中写道,“我们的婚姻中参与的人太多,而我们都没有成长到有能力把他们请出去”。还有许多人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最终分道扬镳。
3 婚姻是一种选择 是多种人生选择里的一个
随着我们对婚姻的看法与期待的改变,婚姻的制度色彩正在日趋弱化,人们开始不再以单一的名词或身份来定位彼此。
正如密苏里大学的Tyler Jamison所说,“和过去恋爱-结婚的单一模式不同,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不遵守旧有的社会规范,而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建立浪漫的联结”,比如长期同居,开放式关系等等。当婚姻不再被看做是恋爱的终极目标,人们也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相处方式。
他人是否走进婚姻,他人是否离开婚姻,他人因为什么而走进或离开婚姻,这些都是他们的选择;对于婚姻,你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选择,但同时,也请你明白,无论你选择了什么,它和人生中那些你曾以为会决定命运的选择一样,都并不会是你幸福与否的最终审判。
人生很长,这个关于婚姻的选择,你也不需要着急着给答案。
References:
Amato, P.R., Booth, A., Johnson, D.R., & Rogers, S.J. (2009). Alone Together: How Marriage in America is Chang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rlin, A. J.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4), 848-861.
Finkel, E. (2017). 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 How the Best Marriage Work. Penguin Group.
Holley, P., Yabiku, S., Benin, M.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Divor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7, 1723-1748.
Jamison, T. B., & Ganong, L. (2011). ‘‘We’re not livingtogether:’’Stayover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educated emergingadul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8(4), 536-557.
Raley, R. K., & Bumpass, L. (2003). The topography of the divorce plateau: Levels and trends in union s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1980. Demographic Research, 8, 245-260.
Schoen, R., Rogers, S. J., Amato, P. R. (2006). Wives‟ employment and spouses‟ marital happiness: Assessing the direction of influence using longitudinal couple data.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5, 506-528.
Wilcox, W. B., & Marquardt, E. (2011). The State of Our Unions 2011: Marriage in America. Charlottesville, VA: The National Marriage Project.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7),《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017),《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离婚纠纷》。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KnowYourself;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共有 0 条评论